- · 《投资与创业 》栏目设置[06/30]
- · 《投资与创业 》投稿方式[06/30]
- · 《投资与创业 》征稿要求[06/30]
- · 《投资与创业 》刊物宗旨[06/30]
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惠州学院旭日广东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国内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 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创新创业第一次以课程的形式进入课堂是在1998 年清华大学开设的创业相关课程。
一、国内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
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创新创业第一次以课程的形式进入课堂是在1998 年清华大学开设的创业相关课程。[1]进入21 世纪,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创新、创客空间,创新创业一词也频繁在政府报告中出现,2015 年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为了配合国家发展需要,教育部门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出台了很多文件,明确要求高校要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随之增加,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加入了创新创业队伍,各高校也在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为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贡献力量。经过30 年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已具有较大规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由于起步较晚,经验缺乏,目前很多高校在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时基本是在各高校之间互相参考借鉴,形式比较单一,有的高校只停留在完成层面,没有融入学校的地方特色,完成质量得不到保证。比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得不到学生的关注,学生的创业激情调动不起来,他们就会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一门普通的理论课,忽略了创业意识和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2]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系统性的工程,从创新创业氛围营造、创业意识和思维培养到模拟实践、成果转化,以及专业师资队伍的筹备,每个环节都需要紧密衔接,并且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学校发展,融入学校优势项目,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二)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锻炼平台
目前阶段,较多高校的创新创业平台是缺乏系统性的,有的高校只是完成上级教育部门布置的参赛任务,没有固化好学校的创新创业锻炼平台。笔者关注到有些学校虽然设置了创业中心,但是在招募了创业团队进驻后,长期缺乏管理和指导,导致有些创业团队走不远,创业中心平台名不副实。而且目前高校拥有的多数是实体平台,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没有利用好互联网搭建网络平台。
(三)缺乏丰富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升与师资队伍的质量分不开。目前,各高校基本在校内教师中招募一定数量的教师执行创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没有一套严格的标准遴选创业课程的教师。虽然有些学校会聘请优秀校友、企业精英作为创业导师,但更多时候只停留在发聘书层面,没有更进一步的合作。而且,由于师资匮乏,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由刚进学校的年轻老师担任,他们自身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就不够深入,并且缺乏系统的培训与指导,造成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受限。
二、惠州学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思路
(一)坚持办学理念
旭日广东服装学院自1985 年创办以来,一直坚持“学工一体、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采用校企多方联合办学的模式,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培养服装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与优势。[3]办学30 多年来,服装学院已经向社会输送了近六千名毕业生,他们遍布广东地区乃至全国服装生产、零售、贸易、品牌企业,大多数已成为服装企业的骨干。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得到社会的积极评价,《中国教育报》《南方都市报》等主流媒体先后以较大篇幅对学院办学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明确办学模式
学院以“校企合作,实现国际化”为办学模式,积极探索新路子,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为服装学科与国际发展接轨、教师合作交流和学生成长、成才,创设开放的国际化学习环境。学院办学伊始就得到香港旭日集团的鼎力支持和指导,部分课程直接由香港理工大学教师授课。有的课程采取全英文授课,长期植入国际化基因,学生受益匪浅。此外,学院还多次主办和承办国际学术会议,推动学院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每年派出若干名优秀学生到国外和境外高校交换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创新创业教育拓宽了新思路。
(三)牢记培养目标
学院十分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展课程板块式教学改革等多方面的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文章来源:《投资与创业》 网址: http://www.tzycyzz.cn/qikandaodu/2021/0302/1234.html